作者
刘继光
来源
莫哄我(ID:gh_c0)
微笑中有泪光,乞盼中有骄傲,见到这表情,你会想起色衰的美女,或者迟暮的英雄。
《潇湘晨报20岁:为平凡立传,为时代发声》在媒体圈子悄悄流传,这是一篇能够“被铭记”、理应“被传扬”的美文,可是,它注定不会被传扬,因为人们已经戴上耳机,步履匆忙。
当年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被传扬,人们奔走相告热泪盈眶,被一种莫名的情绪所感动,并且产生拯救世界的冲动。想一想,那才是芳华啊!
“让无力者有力,让有力者前行”是南方周末的宣言,“为平凡立传,为时代发声”是潇湘晨报的理想,从内容到形式,二者并无优劣之分,可前者创造了一种文体,后者却显得如此矫情,只因它们出生的时间不同而已。读书人的话,大都矫情,还有比“横渠四句”更矫情的吗?只是时间久了,听得多了,我们都信。
从一叠到一张,我的老父亲见证了晨报“荣耀与挣扎并存的二十年”。父亲告诫我的资讯来自他自费订阅的晨报,随着报纸一张张减少,父亲对我的叮嘱也一天天减少。82岁的父亲真的老了!感谢晨报,突然让我在时光的隧道里追溯到了父亲20年的苍老轨迹,时间本空洞无物,琐碎的故事才是时光隧道里一盏盏灯。
真正重要的不是生命里的时光,而是时光中的生活。
20年前,红网记者外出采访时被质问:你们是哪个网吧的?而其时晨报记者正在“记录下了这个国家的历史性瞬间”。20年后,红网与晨报比邻而居,赞助商们匆匆路过晨报,直奔红网,目不斜视。
还有什么比这更伤感的呢?你什么也没做错,你只是老了。美女色衰,英雄迟暮啊,我仿佛看见坐在村子里的一位老妇人,手搭凉棚,浑浊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路过的年轻人,谁曾记得她美丽过?
30年前,乡下人招待客人的方法是,泡上一杯茶,然后一起看电视。20年前,长沙人见面"早餐吃了吗?晨报读了吗?"。今天,夫妻睡觉背对背,各自刷手机。无需宏大叙事,这些朴素的事实已经描述完了晨报的一生。
或许我们还记得年那个春天,记得年的第一场雪,可我们是否记得“破三铁”(国企改革)的BZ历史?是否记得房地产的盛宴时刻?当年志在“为史书作注作疏”晨报人,今天,已经为自己写下的“因为我们,就是他们”做了最好的注释,而最佳的注释应该倒过来:“因为他们,就是我们”。
那些感叹30年来失去一次次致富机会的人们,惋惜的不是自己没有努力,而是没有“顺势而为”。时代抛弃了你,而你浑然不觉,你上错了车,或者你根本没有上车,等到人家抵达终点的时候你才明白真相,你只想狠狠抽自己一个耳光。
于是,“选择比努力重要”开始流行,并成为人生站台上准备上车的人们的一个新焦虑:上,还是不上?这是一个问题。
可是,顺势而为,只是一种智慧,知其不可而为之,才有一种价值。或许还有人嘲笑诸葛亮北伐中原,姜维鏖战西北,还有人惋惜谭嗣同“不有行者,无以图将来,不有死者,无以酬圣主”,但是,倘若项羽过江东,则至今无霸王。
如果一直在砥砺奋进,是否终究会被磨砺光滑?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。
你要顺势而动,重整行装,我在祝福万千,礼轻情重。让过去过去,让开始开始,只愿你从绿皮火车换成了高铁,前行的方向不变,只愿你心中的火焰从不熄灭,新闻的理想依旧明亮。
如果你忘记了呐喊,就请含泪微笑。如果你泪流满面,就请眺望远方。如果远方不知在何方,就请回望故乡。如果还有如果,我愿与你有个约定:20年后论沧桑。
原谅我幼稚的祝愿,因为我心中有火,眼中有泪。
附:
潇湘晨报20岁:为平凡立传,为时代发声
二十年前的春天,惊蛰初过,万物萌动。湖南湘江畔,一份报纸横空出世,其销量迅速冠绝三湘大地,人们相见都会互道一声"早餐吃了吗?晨报读了吗?"
那份新鲜、热切和期盼,在整个城市涌动,几与春色争辉。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从那时起,潇湘晨报承担起记录这个伟大时代荣光城市的使命。
二十年,足够使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身强力壮的青年。从学会一点点触摸这个世界开始,越参与其中,热爱就越深刻。
在七千多次太阳升起时,我们得幸见证一个国家走向强盛,一片土地走向开放,一种文明走向新生。每一篇报道,每一句,每一字,都是力量。都是鼓舞。都是为你,为你的时代在喝彩。因为关心,我们记录下了这个国家的历史性瞬间,为史书作注作疏。
从加入WTO到"一带一路"、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、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、从神舟三号到嫦娥五号、从非典到新冠肺炎疫情、从提出精准扶贫到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……每一个成就,我们欢欣鼓舞;每一次灾难,我们共同祈祷。多年后,他们仍会因为今天的记录被铭记、被传扬。
因为感恩,我们记录下了湖湘大地的变迁,让这片生养之地的面貌更为清晰。若无法探知过去,则无法理解现在。时间既冲刷了过去的一切,也成就了现在的一切。湘江水的源头在哪里?生养我们的土地上,曾发生过怎样的故事?是什么塑造了湖南人的语言、饮食,以及骨子里的血性?这里的每座山、每条河流,都有漫长的故事要诉说;这里的每条街、每条巷,都承载一代又一代人的悲欢。因为记录,我们更懂得与人为善、与自然和谐相处。
因为共情,我们记录下了渺小个体内心世界的汹涌,让不被看见的被看见,不被听见的被听见。生命平凡,但自有他的喜怒哀乐;而他的喜怒哀乐,被这个世界影响,也影响这个世界。时代大潮中,我们只能选择滚滚向前。于是,一个人的命运,就是一个时代的印记。在大事件中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chenbaojieshao.com/nrsj/13562.html